邱樹添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征文
環三杯
周寧駐滬黨委 協辦
火紅7月,一座反映新四軍老六團北上抗日的雕塑在閩東北深山一個名叫棠口的小村落隆重奠基。從閩東紅軍獨立師到現代機械化的濟南軍區某集團軍,雕塑家用藝術手法再現了這支英雄部隊的光榮歷史和輝煌業績,形象栩栩如生。那些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跡更是震撼心靈……
——題記
1936年4月25日。
周墩區西門外,溪邊荒灘殘陽斜。
“哼,蠢貨!從骨縫釘進去都不懂嗎?”一聲滿含憤怒的斷喝,從一個血淋淋的身軀里迸出,語驚全場!凌福順蔑視地怒斥。敵人恐懼慌張,手忙腳亂地在他的手掌、腳掌上“叮叮當當”亂釘大釘。十指連心,疼痛,那無法形容之痛撕心裂肺。這些小丑,凌福順平時根本不屑一顧,他曾憑借一身本領,神出鬼沒,經常在敵人眼皮底下活動。時而穿長衫戴禮帽,扮成商人模樣;時而穿蓑衣戴斗笠,搖身變成地道的農民。攪得敵人坐臥不寧,寢食難安,欲除之而后快,F在虎落平陽遭犬欺,任憑刀片在身上切割,他所能做的就是一聲不哼,絕不屈服!
敵人用極端殘暴的手段摧殘著他的肉體,千方百計要撬開他的口,是信仰的力量和鋼鐵般的意志讓他忘卻肢體的疼痛,不屈膝討饒。
共產黨人凌福順舍生取義,視死如歸!他帶著閩東健兒的英勇氣概和壯烈,走進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凌福順出生在周墩(今周寧)一個窮苦家庭,幼年隨母乞討?嚯y屈辱的生活塑造了他桀驁不馴的剛強個性。1932年,他在革命同志的引導下加入周墩地下革命組織,后經閩東特委批準光榮入黨。1934年8月,他和同鄉好友王大堯拉起一幫窮弟兄,成立了閩東工農游擊隊第十一支隊,擔任隊長。次年8月,閩東紅軍周墩獨立營成立,他又升任營長。
凌福順身手不凡,藝高膽大,帶領隊伍活躍在周墩、建甌一帶,成為閩東北地主民團、白匪、反動刀會的克星。敵人恨之入骨,卻又怕得要命,一次次懸賞他的人頭。
1936年4月5日,凌福順只身從建甌潛回周墩浦源村了解敵情,不料,行蹤被敵人發現。周墩國民黨保安第五團團長立即親率一個連兵力,向浦源村撲來。凌福順發現自己身陷重圍,為營救其他革命同志,他將生死置之度外。凌福順斷然開槍,把敵人引向自己。槍聲一響,敵人果真猛撲而來。凌福順邊打邊退,撂倒了好幾個敵人,但子彈很快就剩一顆了。絕不能當俘虜!凌福順將最后一顆子彈打進自己的脖子,卻沒打中要害。他迷迷糊糊跳進樓下的豬圈,敵人循著血跡拘捕了他。連續20天,敵人或封官許愿利誘收買,或嚴刑拷打,凌福順都守口如瓶,還時不時嘲弄他們,把敵人氣得咬牙切齒卻又束手無策。一天夜里,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的凌福順趁看守不備,從樓上窗戶爬上房頂,縱身往下一跳。但因用力過猛,身子竟然凌空飛過狹窄的巷子,落到對面房子的圍墻內,他只好慢慢爬進一堆稻草里藏身。
“凌福順逃走了!”這一消息炸開了鍋,敵人驚慌失措,亂成一團,全城立刻戒嚴搜查。第二天清晨,凌福順感覺搜查聲音漸漸遠去,正想離開,卻被人發現告發了。于是,他再度落入敵手。
這一次“孤膽英雄”凌福順沒能逃脫厄運和魔掌。
反動派不想簡單處死他,想出了一個毒招:在一棵大樹上釘上一根木條,做成了一副十字架,然后把凌福順的上衣剝光,四肢捆綁其上!霸俳o你一次機會,招不招?”敵人惡狠狠地說,匕首在眼前晃了晃!皼]什么好招的,要殺要剮隨你們的便!”凌福順嗤之以鼻。一場滅絕人性、慘無人道的暴行開始了……凌福順很快就成了“血人”。但他咬緊牙根,一聲不吭,怒目傲視敵人。那目光如刀似箭,那超乎尋常的剛毅和氣節令敵人不寒而栗!暴行持續了2個多小時……“我凌福順會絕代,但革命永遠不會絕代!”這也是他留在世間的最后一句話!這就是一位共產黨員的臨終宣言!
山高海闊,閩東兒女多血性。就在同年8月的另一場生與死、忠誠與背叛的考驗中,一個周墩人又躍將出來,和8名戰友縱身跳崖同樣是絕唱。
阮吳近望了望身邊8位精疲力竭的戰友,用盡最后一絲力量,高喊著:“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轉身往高高的百丈巖下縱身一跳,一個,又一個……那九道身影劃出了九條震撼人心的弧線。這不是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的鏡頭,這是1936年初秋發生在閩東深山鮮為人知的一幕?犊,歷史和英雄的壯舉有時往往就驚人的相似,但它與5年后發生在河北易縣狼牙山,并且已家喻戶曉的“五壯士”相比,就像深山里的野草一樣,寂然無聲。只有拂去那荒涼的歷史積塵,才能勾勒出那驚心動魄的影像。
當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進入第二個年頭。國民黨反動派在寧德梅溪、桃坑、虎壩等村莊采取“步步為營”和“三光”政策,圍追堵截紅軍隊伍,斗爭日益殘酷。為便于開展游擊活動,1936年9月,閩東特委組織部長阮英平根據寧德軍事會議“化整為零、分區作戰”的精神,率領閩東紅軍獨立師第三縱隊120多名戰士從連江、羅源一帶轉戰到虎壩山區。這里山高路遠、峰秀林密,易于部隊隱蔽。一天中午1時許,部隊剛剛抵達東源村,準備歇息。突然哨兵發覺一個連的敵兵正抄小路向駐地逼近,急忙鳴槍示警!爱攧罩笨鞊屨即搴蟮陌僬蓭r制高點,掩護縱隊轉移!”情況緊急,阮英平果斷部署。
“我去!”年方23歲的第二支隊長阮吳近挺身而出,他1932年參加革命,已有兩年黨齡,以打仗勇猛著稱。他當即率20余名戰士奔跑向前,迅速靠近百丈巖,準備攀巖而上,居高臨下吸引敵人火力!班!嗒!嗒!”冷不防,巖頂上瀉下了一排排密集的子彈。原來狡猾的敵人早已搶占先機,在巖頂上設伏了一個排,企圖包抄夾擊消滅紅軍。百丈巖,顧名思義,是一座高聳的巨石。敵人憑借天險,火力猛烈,幾名戰士中彈倒下。阮吳近心急如焚:如果不能盡快消滅眼前的敵人,整個縱隊將陷入腹背受敵的絕境。后果不堪設想!“弟兄們,跟我上!”阮吳近騰身躍起,一手揮舞大刀,一手拔出手槍,大吼一聲。戰士們緊跟他從巖下躍起,迎著彈雨沖向巖頂、撲向敵人。雙方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惡戰。霎時,狹窄的巖頂硝煙彌漫,土石飛揚。子彈打光了,有的紅軍戰士就緊握槍托猛砸敵人腦袋,有的用刺刀與敵人肉搏,有的抱住敵人一起滾下懸崖……這場頑強的戰斗和英勇阻擊,持續了大半天,使主力部隊得以成功突圍,但終因寡不敵眾,遍體鱗傷的9名紅軍戰士被敵人逼到了峰頂邊,身臨絕境—— “抓活的!”“投降吧!”窮兇極惡的敵人步步逼近,阮吳近,馮廷育、余深德、高細瑤、謝兆量、何幫燦和3位至今仍無法找到名字的同志,凜然而立,砸爛那幾桿槍,高喊著口號,毅然縱身跳下百丈深淵,劃下了一道道堅貞不屈、氣吞山河的身影。
巍巍百丈巖,宛若一座血染的豐碑。1980年初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曾任閩東紅軍獨立師政委的葉飛揮淚題詞“百丈英風”四個遒勁大字。在那些英靈長眠的巖腳下,松柏翠蒼,杜鵑吐艷。
壯懷激烈,無不彰顯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的慘烈和閩東紅軍戰士對理想信念的忠貞不渝。此后,這支脫胎于閩東紅軍獨立師的部隊血脈里始終汩汩流淌這種精魂,在一個又一個戰場上沖鋒陷陣、奮勇殺敵,英雄輩出。百萬雄師浩浩蕩蕩,在那一股股匯聚成的革命驚濤駭浪中,或許他們僅僅是其中的一朵朵小浪花,卻足以讓人感知那撼天動地的力量。
血脈流轉,英魂不滅。僅僅過了14年——1950年11月,在長津湖畔1071高地東南側小高嶺上,當時任連長的楊根思率部打退美軍8次進攻,戰斗到最后一人,從容從地上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藥,拉燃導火索,縱身撲向美軍時,我們分明又看到了凌福順、阮吳近的身影,感受到了閩東紅軍獨立師的熱血精魂激蕩——楊根思跟隨脫胎于閩東紅軍獨立師的部隊轉戰南北,不畏艱難困苦,在無數戰爭炮火的洗禮中,殺敵立功。
他們永遠是閩東紅軍獨立師前世今生的光榮旗幟——1934年9月,由福安“藍田暴動”工農武裝演化而來的閩東紅軍獨立師在寧德支提山上正式亮出旗號,在艱苦卓絕的南方3年游擊戰中,他們浴血堅持,以千余之眾牽制了國民黨十萬大軍。1938年2月14日,1380余名閩東紅軍戰士奉命在屏南雙溪棠口集結改編為新四軍第六團,由團長葉飛、副團長阮英平率領,離開故土,北上抗日。時值國家民族存亡之際,一個個閩東健兒熱血激蕩。從江抗二路、挺進縱隊1團、新四軍1師1團、華野一縱到解放軍濟南軍區某集團軍主力部隊……閩東紅軍獨立師紅旗不倒,沿著改編發展壯大的閃光線路圖,一路美麗嬗變,創下了不朽業績——在那些關乎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決定性戰役中,這支王牌部隊作為主力部隊參戰并奪取了夜襲滸墅關車站、火燒上海虹橋機場、郭村保衛戰、半塔集戰斗、車橋之戰、黃橋決戰、淮海、渡江戰役和解放上海等戰役的重大勝利。其中,車橋之戰以“首創了華中生俘日寇之新記錄”而舉國振奮;在萊蕪小洼阻擊戰中,他們頂住了數十倍于己的敵人的進攻,其所屬172團一連榮膺“人民功臣第一連”稱號;在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中,又是他們英勇善戰,“從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致使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的覆滅;在長津湖之戰和華川阻擊戰等抗美援朝重大戰役中,他們以突出戰績推動了戰局變化,得到毛澤東主席的獎賞。
不論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是在抗美援朝的疆場上,這支勁旅能征善戰,馳騁南北,舍生忘死,用血染的風采書寫了光輝篇章和英雄贊歌。
從“九八”荊江抗洪、奧運安保到汶川抗震救災,再到蘇丹維和——在新時期這些牽系人民安危和國威的重大活動中,這支部隊發揚優良傳統,續寫著英勇、悲壯的英雄傳奇,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贏得了“鐵軍”“百旅之杰”的美譽。他們以熱血鑄豐碑,走進了史冊,彪炳千秋。翻曬一段遠去的歷史,昭示今天。在共和國遼闊的星空上,他們的名字將永遠璀璨奪目……
那些難以磨滅的記憶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心田上,震撼、滋潤著一顆又一顆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