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以來A股持續下跌,令銀行理財中的結構化證券類產品吃不消。據記者統計,多只止損線設置較高的結構化證券類產品自9月份以來紛紛觸發止損線而提前終止。還有一部分結構化證券類產品凈值已逼近止損線,一旦股市繼續下挫,恐也難逃提前清盤的命運;更有甚者,一些高杠桿的理財產品還可能面臨本金虧損的風險。
9月份,某家股份制銀行共有3款結構化證券類產品因凈值觸及止損線而提前終止,分別是中礦1期優先理財計劃、舜業1期優先理財計劃、康成亨11期優先理財計劃。這3只產品的預警線均為信托單位凈值0.9,止損線均為信托單位凈值達到0.85。
對這類理財產品來說,0.85是一道檻。而信托單位凈值跌破0.9后,理財產品所投資的結構化信托計劃的次級受益人需要追加一筆投資,才能使得信托單位凈值回升至1,此時信托計劃的管理人尚有機會可以翻本;但近期股市持續大跌,導致翻本的期望落空。不僅如此,信托計劃凈值還觸及0.85的止損線而提前終止。
雖然這家銀行并未公告提前終止后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但由于0.85的止損線較高,變現順利的情況下仍可保住85%的資產,高于理財產品投資者作為優先級受益人投入的資金比例2/3,因此提前終止后向理財產品投資者支付本金應該并不難。
相比起來,上述3款產品作為優先級受益人投入的資金比例相對較小。而存續產品中還有一部分結構化證券類理財產品作為優先級受益人投入的資金比例更高。這部分結構化證券類理財產品所投資的結構化信托計劃,優先級受益人和次級受益人理財本金的比例達3 1甚至9 1。這意味著次級受益人投資的杠桿比例分別高達4倍甚至10倍。
按照此類產品的通常規定,在發生風險時,優先級受益人的本金和收益不足的部分通常由次級受益人補足,次級受益人投入的資金比例過低,則顯然不利于保障理財產品投資者作為優先級受益人的利益。
不僅如此,筆者還發現,不少投資高杠桿的結構化證券類理財產品,設置的止損線更低,甚至低至0.7。這部分理財產品在目前市場情況下面臨的風險更大。比如,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發行的這一類結構化理財產品,就將止損線設為0.7,只有信托計劃虧損30%時才強行平倉變現信托資產并提前終止。
雖然止損線較低,可以為產品管理人爭取了時間,有機會重新使得凈值再度回升;但對理財產品投資者這樣的優先級受益人而言,由于獲取的是固定收益率(非保證),結構化信托計劃實現多少收益與優先級受益人并無關系,過低的止損線將可能使優先級受益人的虧損幅度被放大。
責任編輯:NF045